晚潮|呼啸笋

2023-04-23 18:52:43来源:钱江晚报

你还记得“呼啸笋”吗?很鲜的一款春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同学斯仲水一起吃饭的时候经常说自己的家教,他有一个孙女,还有孙子,估计是孙子比较顽皮,便从哪里捡回来几根竹梢,插在门口,万一孙子顽皮时便拿起竹梢吓唬他。这竹竹梢,我们称之为“呼啸”,老家一带叫“清脚呼啸”,抽到人的脚上,只伤皮肉不伤骨头,所以,祖祖辈辈的一根清脚呼啸便传下来了。没想到,在网络时代的诸暨城关,还有仲水兄这样还在行使这一传统家教的。我还以为已经失传了。

呼啸难吃,而呼啸笋好吃。所谓呼啸笋,应该是专门用来做呼啸的野竹抽出来的笋,无论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,都极美味。

估计这个时节,呼啸笋应该渐渐上市了,今天一早去三都农贸市场,已经有几个大妈在一把一把地卖呼啸笋了。一把,我们老家叫一客。一客?是不是这一把笋可以招待一个客人的意思呢?诸暨方言太有趣了,比如小笼一客,应该是吧。

这几年,小弟军永总是会去草塔马剑一带拔呼啸笋,便会给我们一大麻袋,让我们自己剥,自己煮。剥笋,还真比老太太念经有趣,夫妻俩人一边剥笋,一边唠嗑,不看电视,不玩手机,很环保的生活几个小时,殊为难得。

小时候也在斯宅蒋村的外婆家门口的山上拔笋,与同台门里的小华姐一起去。我这个人从小比较糯弱,上山打虎之类的活动是断断不敢去的,拔笋,外婆说只有这两株笋要撞到鼻头才会有收获,是啊,拔笋,一定要看地下,要仔细,窍门多着呢!

背一只甩篮,插一把柴刀就出门了,可能是外婆再三交代不要去远的地方,便在门口的山上转悠。开始不得要领,慢慢地琢磨出门道来了,必须低头看地下,仔细寻找,尤其是有一株笋的地方,肯定会有第二株第三株。中午时分,小华姐已经是塞起塞倒的一甩篮了,而我还是松松浅浅的一甩篮,但还是得到了外婆的夸奖。

呼啸笋应该称之为野笋,其生命力也非常顽强,因为这款竹子的新篁叶子,还有婷婷姿势,成为不少书画家笔下的题材。很喜欢郑板桥画的竹子,常常是江南一带路边经常看到的野生竹子,而不是竹山林中可以制竹排的大竹。如果是大竹,搬到宣纸上,显得有些木乎乎,而野生的竹子,因为其生命力顽强,看上去极有骨气,迎风摇曳,顾盼生辉,很有气质,被文人雅士捧为“梅兰竹菊”四君子之一。

雨天,又可听雨,郑板桥把竹子比成底层百姓:“衙斋卧听潇潇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”竹又是“松、竹、梅”岁寒三友的代表,郑板桥还为之题诗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刧还坚韧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苏东坡在《于潜僧绿筠轩》中说:“可使食无肉,不可使居无竹。无肉使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俗士不可医,……”可见苏东坡对竹子的深情。古人对竹子的评价很高:“虚心节高,久而不改其操,竹之美德也。”从古至今,竹文化已经成为精神风貌的代表,看见竹子就立刻联想到不畏逆境、宁折不屈的高尚品格,已经被人们赋予博大的精神财富。

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,人们爱竹子的凌霜傲雪;喜欢翠竹的挺拔修长;更仰慕竹子的坚硬有节。竹杆中空也成为谦谦君子博大胸怀的代表。 这些都是文人雅士的见解,我以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应该站在田园的角度,看竹子给底层的老百姓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便利。在塑料制品没有发明之前,老百姓用到的几乎都是竹制品,不过现在篾匠师傅基本绝迹,连厨房里面经常要用的竹篮、笸箩,也不见踪影。现在山里的竹子不值钱,如何是好?怎样解决竹子的防腐防蛀两大难题,给竹制品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,为造福百姓,科学家们应该产生奔腾的联想。

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,王澍老师设计的学校里有几座墙,就全部都是竹子隔起来的,看上去很亲切。曾经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,浙江画坛的方增先、姚耕耘、卢坤峰三位老师的一幅《毛竹丰收》图,震撼了整个书画界,题词内容我记得是:峡江雨后千山翠,竹排逶迆运输忙,反映的是山里的竹子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,那个时候,竹子全身都是宝,我们称之为“呼啸”的竹梢也编织成扫帚,不少以竹代木的地板也涌现出来。

我还总是喜欢吃“呼啸笋”,每天早上在五泄江边晨走,路过江边竹姿摇曳的地带时,也停下脚步去草蓬中寻找一下有没有“呼啸笋”,偶尔拔得一把带回家中,配之雪菜,炒着吃,味道真的比一般竹笋更鲜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晚潮|呼啸笋

2023-04-23

童子命查询

2023-04-23